鐵質|一成育齡婦女因經期出血過多致缺鐵性貧血 衞生署:缺鐵屬「輕度公共衞生問題」

社會

撰文: 陳展棋

發布時間: 9 小時前

最後更新: 9 小時前

分享:

分享:

衞生署今日(16日)發表鐵質水平主題性報告。(衞生署圖片)

衞生署今日(16日)發表鐵質水平主題性報告。署方表示,15至49歲的育齡婦女鐵質缺乏較普遍,主要是因為定期過多經血流失有關。

調查發現15至49歲的育齡婦女鐵質缺乏(缺鐵)的情況較男性及更年期後的女士(50至84歲)普遍,與其他高收入國家的相關研究結果相若。育齡婦女應特別注意並進食鐵質豐富的食物,以確保攝取充足鐵質。
   
2020-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於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期間,以住戶問卷調查和身體檢查形式進行。就身體檢查的部分,除包括早前已公布的碘狀況外,更首次使用血紅蛋白及血清鐵蛋白以闡述本地人口(15至84歲人士)的鐵質狀況。
   
調查按照世界衞生組織(世衞)建議,使用血清鐵蛋白作指標,以評估本地人口的缺鐵普遍率。世衞對缺鐵的定義為青少年或成年人血清鐵蛋白數值低於15微克/升,而成年女性和男性的貧血定義則為血紅蛋白水平分別低於12及13克/分升。缺鐵性貧血定義為同時患有缺鐵和貧血的人士。
   
調查結果顯示,本港15至84歲人士缺鐵普遍率約為5.7%,而育齡婦女(即15至49歲)則高達17.5%。男性及更年期後的女士的普遍率則為0.7%及2.7%。另外,男性和女性的缺鐵性貧血普遍率也存在顯著差異,分別為0.3%及6.4%。育齡婦女(10.6%)的缺鐵性貧血普遍率則高於停經後婦女(2.1%)。

署方表示,本地人口(包括育齡婦女)的缺鐵普遍率在5.0至19.9%之間(即上述本地人口的5.7%和育齡婦女的17.5%)。根據世衞關於使用血清鐵蛋白濃度以評估鐵狀況的指引,屬於「輕度公共衞生問題」範圍。另外,本港育齡婦女有較高的缺鐵和缺鐵性貧血普遍率的情況,與其他高收入國家的相關研究結果亦相若,相信與育齡婦女定期過多經血流失有關。

1.選吃鐵質豐富的食物,包括適量的肉類、魚和海產、以及深綠色蔬菜和豆類。

2. 進食足夠的水果和蔬菜,包括含豐富維生素C的蔬果。 

3. 茶及咖啡會減少鐵質吸收,進餐時減少飲用茶或咖啡。 

​4. 缺鐵的高危人士,可按個別健康狀況諮詢醫護人員的建議,評估服用鐵質補充劑的需要。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 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】  【職場智慧求生術】